內容才是王道,IG的切入方向
社群平台隨著使用者、社會氛圍的不同,也被賦予了不同的特性,像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社群-Facebook,隨著用戶日多,也讓一些年輕的朋友開始覺得困擾…為什麼呢?因為他們的長輩也加入FB的使用行列啦~~~對於喜歡PO一些年輕話題的用戶而言,還要跟長輩解釋也是一種困擾,更遑論自己的交友或是清涼照,有這樣需求(困擾)的用戶,乾脆另尋平台,無論是IG、Twitter,乃至於其他社群,反正就是想找一塊清淨之地,讓自己的生活可以暢所欲言呢。
IG,就是在這樣情況下逐漸有愈來愈多人使用,加上以照片、影像為主,符合現代人喜歡自拍的特質,吃飯、旅遊、重要節日,通通可以經由照相留下回憶,也因此讓很多廣告行銷商躍躍欲試,針對Instagram行銷試用各種辦法。
最簡單的行銷就是「砸錢」,也就是買廣告,目前Instagram上也能購買贊助,甚至贊助會回頭顯現在FB上,所以如果本來就有意思在IG上大顯身手者,或許有計畫地購買廣告是一個不錯的方式。
如果是本身要經營,那就如同SEO一般,可不是光靠錢就有辦法了(甚至廣告本身也是如此),所以要巧妙的達到行銷效果,自然就要掌握IG的特質,IG的特質在「圖片」,所以重點自然也要落在圖片的展現上。
以星巴克為例,他們在IG上的圖片都很有質感(這點在推特亦然),消費者無需特別辨識就可以知道這是星巴克的風格,甚至拿來分享都綽綽有餘,這也是立達SEO常講的…要在IG上有好成果,一篇好文章或許比不上一張漂亮的圖呢。
標籤多好還是少好?IG的爭執焦點
粉絲團經營的好,不代表IG會經營的好,但是只要掌握IG的幾個特色,你也可能成為IG經營高手呢~~~
◎有趣的內容-儘管這是關鍵,還是沒有很多人能做到,連貫性、特色,都是必須達到的要素,像是星巴克就很集中,此外也要打到用戶的心坎裡,所以集中於自己的特質跟目標就顯得很重要。
◎標籤-IG的標籤要多少,一直以來都是爭執焦點,有人認為多多益善,30個全部放滿最佳,但也有人認為在精不在多,5~10個左右恰恰好。也有專家說11個是理想標籤數,至於多少是最佳標籤,就有賴大家的嘗試了。
◎質感-IG不要長篇大論,但是要質感的作品,如果公司沒有人能夠做出這樣的成品,不管是外包或是設立專人部門,想經營IG可不是隨便弄弄就能有效果呢。
◎穿插分享-目前多平台管理早就成為常態,所以善用同步分享,也是不錯的方式,也能測試那些平台適合這樣的PO文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