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在用TAG朋友抽獎?小編應該知道的社群新趨勢
社群小編,一定多多少少有辦過活動。不管是「Tag幾位朋友+留言」,或是「依照文章內容做甚麼事」,總而言之最後都是吸引用戶來抽獎。舉辦方的概念都是這樣…「藉由一定預算舉辦活動,吸引新客群前來,最後留下一定量的客群成為粉絲」。但是參加者的想法通常不會是這樣,而是「我拿一拿獎品就要走了,誰管你在行銷甚麼?」兩邊的觀念落差,影響了品牌行銷的成果。
同時,有一票用戶專門以獎品為樂,美其名是「獎品/獎金獵人」,骨子裡就是「抽獎殭屍」、「抽獎蟑螂」。此外,這些用戶目的是獎品,所以為了增加中獎機率會用分身、使用親友沒用的假身分,甚至一人多報的手段(有些甚至會作弊)。這些都會影響品牌的行銷力度,甚至帶來了負面影響。這時候小編要怎麼出招反制呢?
不用怕,立達SEO以下傳授私房絕技,對付抽獎蟑螂…你將會更加得心應手。
1.標明規定-任何抽獎活動前一定都有活動規章,聰明的公司通常都會加上一條「本活動公司擁有最終裁決權,可視情況修正活動內容。」換言之,要是作弊太誇張的抽獎蟑螂,直接用這條就把它們徹底封殺,拿規章給他們看就好。
2.數值追蹤-如果公司有網路相關專業人士,追蹤起來就更方便了,凡舉同IP、同信箱、同電話的帳號都可以一一抓出。有人可能會說大陸連假手機刷機都可以,那我們會說…如果對方做到這種程度,就讓他過吧。
3.輕重有池-如果活動大到某種程度,沒辦法靠人力來抓,可以用「輕重有池」的概念應對,大獎通常不會超過3項,金額又高,所以從嚴審核,不能有抽獎蟑螂、分身、假帳號。反之,小獎、參加獎不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重點是參加者,不是抓抽獎僵屍,目的要明確清楚。
4.追特定資料-像是電話、gmail,甚至是身分證字號,儘管gmail要申請不會太難,但在愈來愈重視真實資料的現今,要有三隻電話、或是使用別人身分證字號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門檻。善用各種工具可以更明確的掌握資訊。包含使用google問券,可設定成登入才能填。換言之也濾掉一定程度的假帳號。
當然,一定還有立達SEO沒舉出的方法,但上述四招,其實就足以應付大部分的抽獎以及抽獎僵屍囉!!
H2:抽獎蟑螂絕體絕命,三招反制抽獎僵屍
對於抽獎蟑螂,其實FB也有所謂的反制方式…….如果大量人數湧入,但之後的互動率不高,FB某種程度會「降級」,這也是許多小編一開始嘗了辦活動的甜頭,但過了一陣子成果大幅降低的原因。
要克服這樣的問題有幾種方式:
1.頻繁的辦活動-假帳號一個月來一次,那對於粉絲團來說沒甚麼用意。但如果3天就來一次呢?那或許這假帳號的表現跟真人無異。不過使用這種方式要小心,活動一多,很容易喧賓奪主。FB目前也有針對引誘互動作出裁罰,小編更要小心。
2.活動質感化、不浮濫-太多的活動都是Tag加留言,結果辦活動的初衷-希望消費者認識自己的目的完全沒有達到。只是吸引到一堆跟風的抽獎僵屍,如果這時動用巧思,讓消費者有機會思考,有時候甚至不用制式的消費…光是給用戶帶來「愉快感」就是一個成功的活動。但這種活動需要比較長的企劃時間,也非常吃企劃者的底蘊。
3.不用直播抽獎-直播固然是目前最流行的觸及方式。但用直播抽獎的方式很容易現場抽到抽獎蟑螂,除非流程透明,但這種方式很容易讓中獎者有漏洞可鑽。此外,有人重視隱私權通常也不會放太多個人資料,這種時候要判斷是真人還是抽獎蟑螂就很困難了。要克服這種方式就是「不要抽獎直播」。就能解決大部分的問題。
只要有抽獎,就有抽獎蟑螂與抽獎僵屍,但是小編還是要很清楚…在行銷、審核,以及客戶滿意度之間掌握均衡的態勢,但完美比例是如何,還是得靠小編自己的領略。
如何突破FB同溫層?三方向切入
如果當粉絲團經營到一個程度,亟需「突破」,不能總是滿足於同溫層的支持,這時候怎麼辦呢?有幾個方向可以考慮:
1.同類型者的進一步挖掘
換言之,以本來同溫層為範本,尋找更多類似傾向的用戶。但要注意的是…很可能本來就沒那麼多類似的用戶。也就是說網路世界的同溫層人數同樣有上限。
2.尋找同溫層之外
這是比較冒險的作法,打破同溫層,但這也意味著流失原來的支持者。如原本精雕細琢的高價服務轉為吃粗飽的平價餐點。這中間來來去去,有可能讓自己的鐵粉流失。
3.找尋新價值
在原有支持者上更上層樓,也就是說在不影響原有同溫層的同時,增加新的支持者…不過這當然是非常困難的事。
有些人會好奇,如果今天是同一位用戶身處的兩個同溫層議題爭執,那他要支持哪一方?這就是另一個複雜的議題了,但整體而言他會做出「選擇」,選擇比較喜歡的那一個。通常這種情況發生,特別是爭執頻繁發生,他會慢慢疏遠其中一個粉絲團。所以同溫層裡的人照道理會愈來愈「集中」,反而愈來愈難以接觸新的說法跟想法~~對於希望大家多接觸不同議題的FB而言,反而促成了FB同溫層,想想也實在弔詭。